【审核评估巡礼】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面向产业发展,校企融合创新,培养电类卓越工程人才

作者: 时间:2024-07-17 点击数:

编者按:为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学校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院巡礼”系列专题,展示各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举措与成效、特色与优势,共同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摘要:电气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一流专业建设和专业认证为抓手秉持“面向产业发展、校企融合创新”理念,以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产教融合为导向,依托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我校为理事长单位),与“电机摇篮”湘电集团等344家企业联合,聚焦产业,优化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3个传统专业,新建机器人、新能源2个新工科专业和测控技术与仪器特色专业,形成“三优两新一特”电类专业群,实施了“校企协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聚焦国家及区域经济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培养电类应用型卓越工程人才,为国家、地区经济发展贡献湖工力量。

学院简介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023年获批省级智慧能源现代产业学院)是湖南工程学院办学规模最大、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院部,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51年的隶属于第一机械工业部的中南电工厂工业技术学校(曾先后更名为湘潭电机工业学校、湘潭电器工业学校、湘潭电机学院、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等),办校初就开设有电机制造、电器制造等专业。2000年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和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合并为湖南工程学院组建了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2024年牵头成立了“风力发电创新研究院”73年来,学院为社会输送了以美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为代表的大批卓越工程人才他们中的大多数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中、高层管理人员,在电气行业中享有盛誉。

开设专业院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5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是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电子信息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为湖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已获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受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已开展德国ASIIN认证。现设能源动力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

师资力量学院现有教职工128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38人;博士5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湖南省学科带头人3人、湖南省杰青1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4人。卓越计划专业聘请企业导师150余人。形成了一支治学严谨、教学和学术水平较高、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2024年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地方合作项目(师资海外研修支持项目)。


1 学院教师合影

2 学院教师教学荣誉


教学科研实力学院拥有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2个湖南省“双一流”应用特色学科,拥有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重点实验室等7个省级科研平台;国家级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湖南省高校产学研示范基地1个、湖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6个、省级一流课程或精品课程9门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学院与344家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完成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60余完成横向科研项目200余项,横向到账经费超过8000万元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1项。

3 学院科研平台

 

实验实训条件学院探索并实施“项目驱动式”“科技竞赛式”教学方法,将实际的工程问题案例引入实践教学,将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题目引入课程实验体系利用协同企业实践平台进行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担当教育及工程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工业标准实验平台在校内实现对工业现场的真实复现,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实现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校外协同和四年贯穿。学院实验室面积1万多平方米,62间实验分室5个专业实践教学中心和1个电工电子基础实验中心(省级示范实验中心)实验设备总值4900多万

 

4 学院实验室


校企合作学院以应用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为目标,秉持“面向产业发展、校企融合创新”理念,依托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我校为理事长单位),与全国三大区域的344家企业联合,聚焦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产业,优化电类专业群,实施了“校企协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以工程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新课程体系、建立模块化多层级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创建校企协同“六共育人”新机制,打造了共生共赢、开放融合的产教协同育人新生态。形成了“产、学、研、用、转、创”六位一体的教育平台。 

5 “校企合作、六共育人”新机制


通过校企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培养资源、实习和就业机会还在企业资助下设立企业冠名的奖助学金 10 余项,上海良信奖学金加西亚奖助学金、长征电气奖助学金三木电气奖助学金、98531班励志奖学金、拓林奖助学金、易盟一特奖助学金、麦田奖助学金、长沙校友会助学金等,近年来资助学生达300余人,最大程度地鼓励优秀学生、帮扶贫困学子。


6 部分校企合作企业

7 上海良信企业奖学金


人才培养成效。学院始终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开展了教育部首批“卓越计划”试点,入选教育部“卓越计划改革十大典型案例”。教学改革成果《面向产业发展,校企融合创新,地方高校电类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获2022年度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十三届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近五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40余项、省级奖励120余项其中2021年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一等奖5项、国家二等奖2项,国家级奖数量全国排第七、湖南省高校第一2021年获第四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2023年获全国大学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一等奖3项、国家二等奖3项。学生承担省级以上创新创业项目50余项,部分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发表1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5SCI论文授权10余项国家专利。

8 学科竞赛证书

 

9 部分优秀校友

 

10 本科生发表SCI2区论文


01

“面向产业发展,校企融合创新,地方高校电类卓越工

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教学改革2022年度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我国正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新能源、机器人、电机电器等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具备更强跨界融合、创新能力的电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学院围绕如何面向产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提升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如何实现校企多主体协同共赢三个问题,以培养应用型卓越工程人才为目标,依托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我校为理事长单位),与“电机摇篮”湘电集团等344家企业联合,实施了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构建了“校企协同、集群融通”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了“模块化立体式”实践教学新体系创建了校企协同“六共育人”新机制。

1.构卓越知识体系,创建了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新模式

紧紧围绕新工科“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亲近产业、贴近企业的特色优势,聚焦新能源、机器人、电机电器产业,以应用型卓越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将按“学科设置课程体系”转变为“面向产业动态调整知识体系”,优化专业、重构“工程理论知识”、“工程实践创新”双主线并重贯通的“3+1”课程体系,开设对应产业方向的特色课程群和实践创新模块群,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集群、特色课程集群及实践模块集群对接岗位类型,打造校内外实践基地集群,集群式创建了“校企协同,集群融通”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了应用型卓越工程人才。

2.建卓越实践体系,创新了实践能力培养新路径

紧紧围绕新工科“提高工程实践创新能力”要求,由“碎片化单一实践”转变为“系统化现场创新实践”,“产业共性基础实践-专业综合实践-企业个性化创新实践”全链条分层级递进式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一年的企业实习建立对应六个产业方向、三种岗位类别的企业实践架构,按职业意向定制企业培养计划,依托工程现场实践基地集群,基于真实工程环境开展实践训练,建立了“模块化立体式”实践教学新体系,企业实践13年来不断推进,创立了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新路径,系统性提升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3.汇卓越工程资源,开创了校企协同“六共育人”新机制

紧紧围绕新工科“产教深度融合”目标,由“一校一企联合”转变为“行业产业全域整合”,优选、聚集344家企业和3个联盟协会,多主体联合建立了4个现代产业学院,构筑多类型“工厂场景式”校内基地、“产业现场式”校外实践基地集群,通过深入开拓,基地群从长株潭拓展到长三角、粤港澳,从电机电器产业拓展到新能源、机器人等产业,校企合作由单一实习转变为在培养方案、课程、项目、师资、基地、成效等六个方面深度协作,企业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打造了共生共赢、开放融合的产教协同育人新生态。

经过13年的改革与实践,本成果入选教育部卓越计划十大典型案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2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电子信息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已获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受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已开展德国ASIIN认证。教学改革成果《面向产业发展,校企融合创新,地方高校电类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获2022年度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十三届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11 教学成果改革主要内容

12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证书


02

赋能高质量发展,打造产教融合新高地——智慧能源现代产业学院

智慧能源现代产业学院由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牵头建设实施,与湘电集团、哈电风能、威胜能源、华自科技、中南智能装备等企业合作共建,着眼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智慧能源产业,立足湘潭、服务湖南、面向全国,着力打造合作共赢、科教创新、协同转化、产教融合的新生态,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联合共建单位,从发电、储能、运维、用电四个方面入手,组建零碳研究中心,形成产教融合共同体,科研经费到账累计达7600万元,科研成果荣获中国专利金奖1项,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17项。同时,还建成湖南省高校首个“零碳示范”智慧电气楼,实现了工程现场与实践教学双系统一体化联通。

1.产业对接紧密,服务社会成效显著。

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对接智慧能源产业,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7个,与湘电集团研发了我国首台5兆瓦直驱永磁海上风力发电机,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

2.政校企协同育人,培育产业急需人才。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创建了“双主线三层级六协同”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培养方案、师资、课程、项目、基地、成效六个方面,实现政校企深度融合,获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

3.汇聚卓越工程资源,打造实践共享平台。

创建3个国家级实践基地,形成校内11个“工厂场景式”基地、校外全国三大区域“产业现场式”实践基地群,在真实工程环境下培养实践创新能力,2021年全国电子设计大赛获全国排名第七。

产业学院坚持“育人为本、产业为要、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的原则,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努力探索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的有效衔接,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完善产教协同机制,积极探索产业集群联动发展机制,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将产业学院打造成为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培养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为湖南省“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贡献更大力量。


                             图13 智慧能源现代产业学院批文                 14 产业学院成立揭牌仪式


15 湖南省可再生能源学会会长、湖南大学岳麓学者领军教授黄守道致辞


03

专业认证省内高校独领风骚

电气学院是省内高校电类学院最先开展工程教育认证的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8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省内高校第一个通过认证的专业,自动化专业于2022年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电子信息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已获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受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已开展德国ASIIN认证学院在省内率先实现所有专业专业认证全覆盖

1.结合“工程专业认证”及“卓越计划”标准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参考,结合我校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行业企业背景、校企合作基础、办学优势和特色,紧密对接“长株潭经济圈”、“珠三角”、“长三角”区域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500余家企业需求,根据校友、用人单位、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提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以产出为导向,根据反向设计原理,为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以提高工程设计与创新能力为核心,广泛征求校内外专家、企业与用人单位建议,反复讨论制订了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应的12项明确、可衡量的毕业要求。

2.结合“工程专业认证”及“卓越计划”标准课程体系重构

以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标准重构课程体系,根据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内涵观测点反向设计课程体系。以“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贯穿第一至第八学期的工程理论知识、工程实践创新双向并重,重构建课程体系,形成从工程基础、专业基础、工程综合创新三个层级形成梯次递进、层次清晰的课程体系,交叉融入职业规范、项目管理等非技术要素,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和素养,全面提升学生工程能力。

3.校企联合,夯实人才培养基础与条件

汇聚资源,通过联合研究所、技术研发中心、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产业学院等形式,共建集教育、培训、研究于一体的共享型实践创新平台。围绕“产教深度融合”目标,进行行业产业全域整合,从长株潭拓展到长三角、珠三角,从电机电器产业拓展到新能源、机器人等产业,优选湘电、良信、正泰、盛弘等近500余家企业形成“产业现场式” 全国三大区域校外实践基地群,多主体联合建立智慧能源机器人产业学院,构筑智慧能源、新型电机电器等 “工厂场景式”校内基地,为卓越电气工程师现场实践提供了平台。

16 自动化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04

学院未来发展规划

未来,学院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努力探索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的有效衔接,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完善产教协同机制,积极探索产业集群联动发展机制,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将学院打造成为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培养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为湖南省“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贡献更大力量。

(审核:黄先威 毛晓华 彭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