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评估巡礼】 机械工程学院:“三位一体、四链融通,五育并举”------面向先进制造业的机械类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与实践

作者: 时间:2024-08-13 点击数:

编者按:为迎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学校推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院巡礼”系列专题,展示各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举措与成效、特色与优势,共同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摘要:机械工程学院紧密对接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与湖南省“三高四新”的战略定位与使命任务,围绕智能制造、新能源装备和汽车产业需求开展应用科学研究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学院确定了“四链融通”的人才培养定位,深度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构建了“1-2-3-4-5”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度实施校企合作完善人才培养条件和师资队伍结构,改革专业实践环节,实现了创新竞赛人人参与,建立了机械类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评价标准,获批湖南省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基地,湖南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院(系)。

 

01

学院简介

机械工程学院始建于1958年,已有66年办学历史,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特色鲜明,始终坚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机械工程学科是湖南省“十三五”、“十四五”应用特色学科,学院现办有专业硕士学位点1个,本科专业4个,其中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在校本科生2700余人,研究生50余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113人,其中教授17人,博士76人,拥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32人/次,拥有国家级创新团队1个,湖南省高校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4个。建有省工程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4个,与吉利汽车、三一重工等120余家企业共建了实践基地,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等各类国家级、省级教学实践平台10个,建有吉利汽车机电产业学院。

近年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效显著,近五年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奖励143项,省级奖励200余项,连续四届获得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约20%的本科毕业生攻读国内外硕士研究生。

 

02

改革特色

特色:顶层设计“布局”,确定“四链融通”人才培养定位

锚定湖南省“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紧跟“制造强国”发展战略,聚焦智能制造、新能源装备及汽车制造产业链的需求,依托现有基地和平台打造“创新链”,构建学院“专业链”,实现与“人才链”的融通,确定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定位。

图1“四链融通”的人才培养定位


特色二:培养体系“谋篇”,聚集“三位一体”修订培养方案

由学院、企业和学生三方一起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卓越计划为抓手,学院、企业、行业三位一体,贯通主体多元性、行业聚焦性、实践创新性及发展持续性的评价属性,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1-2-3-4-5”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改革实践环节,打造校企联合开发专业特色课程。

图2 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校企专家联合研讨会

                             3 “12345”机械类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                  图4“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特色三:校企合作“搭台”,完善人才培养条件

1、建设“专-兼”结合、“学术水平+工程经验”兼具的师资队伍

以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导向,开展了校-企双导师的师资队伍建设,出台校内教师获取企业工程经历的政策,分批次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规定实习环节指导教师须具有企业工程经历;制定了企业兼职导师的遴选标准和工作量计算办法,由合作企业选派企业导师深度参与课程教学和实践环节的指导。

2、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实践平台

规范了实验要求和标准,开设实验的设备台套数条件,出台了实验指导教师配备标准,进一步明确对实验设备的先进性要求,新建了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工业机器人实验室、智能成型装备实验室等,同时各专业特色实验室均由校企合作共建。

聚焦智能装备和汽车制造产业企业合作共建基地,如获批湖南省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湖南省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等。


5 人才培养条件的打造


特色四:改革专业实践环节,创新竞赛人人参与

创新实践类竞赛学生100%参与,毕业设计课题100%来自企业实际,对“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工程项目设计”等实践环节进行改革,改变传统实践方式,从产品功能构思创意、原理实现、模型设计、工艺编制、加工制造、标准件采购、装配调试到上台展示的全流程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实践能力、沟通协作能力。


1 机械类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改革实施方式对比

名称

改革前

改革后

组织实施方式

1)以教师为中心

2)老师下达任务,老师确定方案;

3)老师审定工艺,老师指导加工;

4)各组老师分开指导,各负其责,互不沟通;

1)以学生为中心

2)老师提出要求,小组自己讨论确定任务和方案;

3)小组讨论工艺,老师指导加工、安全员负责安全;

4)老师搭建平台,学生成立组委会,推动活动按流程开展;

作品呈现方式

1)以完成任务为导向;

2)完成作品即可;

3)每组完成一件作品的制作、和工艺规程及设计说明书的编写,打印上交给老师

1)以成果为导向;

2)完成作品及进行成果汇报竞赛;

3)上台进行成果的PPT汇报和作品展示,老师则作为点评嘉宾,对作品的特色、问题等进行点评和打分评价

 

图6 机械类专业综合实践创新项目


特色五:构建机械类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评价标准

建立了面向校友、用人单位、行业专家、专业教师、在校生等利益相关者的专业培养目标评价与修订机制,制定了对教师的评价考核标准,并在2024届“卓越计划”学生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遴选时按标准予以实施。建立了学生实习企业和岗位的评价标准,开展了答辩考核的评价标准。

从六个方面建立了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的标准。


图7 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03

改革成效

1、师资队伍工程素养明显增强

师资队伍中超70%的老师具有企业工程经历或工程项目开发经验。聘请了吉利汽车、楚天科技等知名企业的60余位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深度参与课程教学、实践和毕业设计的指导。

2、专业实践平台数量与质量双提升

与三一重工、吉利汽车、楚天科技等30多家企业新建实践基地,获批湖南省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基地、湖南省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等省级实践平台4个,与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共建吉利汽车机电产业学院,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优良的平台。


图8 湖南工程学院机械类卓越工程师培养企业实践基地


3、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校企合作范围不断扩展

学校、企业和行业专家定期研讨修订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校企联合开发课程26门,校企共建实验室3个。

4、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明显提升,就业质量稳步增长

3年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奖励83项,省级奖励120余项;连续三届获得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团队精神、沟通协作能力明显提升,2024届超50%毕业生入职大中型上市公司,就业质量明显提升,考研升学率从2021届的14.5%提升到2024届的19.5%。


04

学院发展规划

1、进一步完善专业布局,实现学科、专业及课程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强化专业特色建设。

2、实施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以湖南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院系改革为抓手,实施 “12345”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助力人才培养质量的逐步提升。

(审核:黄先威 毛晓华 彭小敏)